人民日報三天發(fā)六文喊話樓市:拿出降價誠意

2015年12月26日 10:14
來源:人民日報客戶端
縱觀2015年,樓市從未如近日這般讓全社會如此關注。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,首次提到“鼓勵開發(fā)商適當降房價”。此后,從12月23日起,人民日報三天連發(fā)六文喊話樓市:庫存這么多房子想要賣出去,開發(fā)商要拿出降價讓利的誠意。如此罕見舉動,引來各界熱切關注。
一、房多賣不出去:現房需近兩年時間消化
化解房地產庫存,是中央提出的明年經濟社會發(fā)展五大任務之一。房地產庫存有多少?23日人民日報刊發(fā)評論《這么多房子 究竟怎么賣》指出,咱們現房庫存去化周期高達23個月。
文章表示,“很多人沒房”與“很多房沒人”并存的現實困境,對于正處于城鎮(zhèn)化加速進程中的我們,可真是一筆甜蜜的負擔。
然而,更嚴峻的事實是,現房尚未全部賣出去,新房還在不斷涌向市場。25日人民日報刊發(fā)新聞解讀《去庫存成為“國家任務”》透露,截至今年底,我國商品住房期房庫存約35.7億平方米,需要4.5年來消化。
房子庫存多不是好事嗎?當然不是,房地產庫存影響樓市穩(wěn)定。人民日報評論指出,樓市穩(wěn)定不僅關系千家萬戶的資產價值,還直接影響宏觀經濟的平穩(wěn)運行。
評論分析道,受高庫存影響,今年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率降到只有0.04個百分點。這不僅意味著與房地產相關的鋼鐵、水泥、建材、家具等眾多產業(yè)日子不好過,還帶來了就業(yè)和財政壓力,并加重銀行等系統(tǒng)性風險。
二、去庫存政府有招,但只靠政府刺激消化不了
問題來了,這么多房子賣不出去咋辦?人們習慣性地把目光轉向了政府。去庫存政府如何作為?從23日起,人民日報連發(fā)三篇“化解房地產庫存”系列報道文章對此進行探討。
三篇文章各有側重,給出了不同的思考角度。
角度一:鼓勵農民進城買房。23日的文章《進城買房 政府幫忙》對河南的政策進行了報道,河南對農民進城買房提供財政補貼,并保留農民在老家的土地權益。
角度二:政府幫忙降低房價。24日的文章《去庫存,房價能降多少》通過對專家學者的采訪指出,降房價有可能實現,政府應采取激勵政策,并壓縮稅費、交易成本。
角度三: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的通道。25日的文章《蕪湖 三成棚改戶買了商品房》報道了蕪湖的做法,配發(fā)的評論指出,此舉變“補磚頭”為“補人頭”,可謂一舉多得。
此外,25日人民日報二版刊文提出了第四個角度,提高三四線城市的就業(yè)吸引力是解決樓市庫存的重要出路之一。
解決房多賣不掉的問題單靠政府就行嗎?人民日報評論直言,恐怕很難。如今住房供求關系已經逆轉,即便去年下半年以來政府出臺多項優(yōu)惠政策,但樓市回暖依然緩慢。
三、買房要看百姓臉色,開發(fā)商降價是明智選擇
單靠政府不行,那怎么辦?在連續(xù)三天刊發(fā)的六篇文章中,人民日報頻頻對開發(fā)商喊話:適當降價是最明智的選擇。
人民日報在23日刊發(fā)的評論中表示,一向走高冷路線的開發(fā)商必須正視,任何產業(yè)都會從短缺經濟走向總量平衡。特別是對于三、四線城市來說,走到拐點的房地產業(yè),降價促銷與轉型升級是必然選擇。
“畢竟買房這事兒,政府、專家、開發(fā)商說了都不算,還得看老百姓的臉色。這么大一筆資產投資,開發(fā)商沒點兒讓利的誠意,誰會掏真金白銀救你呢?”人民日報評論中的這段話可謂一語道破了老百姓的心聲。
房地產商會愿意主動割肉嗎?在24日的報道中,人民日報采訪的專家分析了降低房價的3種可能情況,一是企業(yè)自身降價,二是政府通過市場調節(jié)影響房價,三是行業(yè)破壞性的降價。
最后一種情況,是開發(fā)商大面積現金流斷裂,大面積的企業(yè)破產,房產企業(yè)出現拋售現象,投資人棄房而去,房價大幅度下降。
開發(fā)商若再不行動,出現最后一種情況并非不可能,真等到那時就悔之晚矣。市場供需已經變了,形勢跟以前不一樣了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鼓勵降價,人民日報三天連發(fā)六文喊話,開發(fā)商該醒醒了。來源:人民日報客戶端
免責聲明:凡本站注明 “來自:XXX(非家在臨沂網)”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,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、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,請聯系本站新聞中心,郵箱:405369119@qq.com

合作媒體

  • 搜房網
  • 焦點房產
  • 騰訊藍房
  • 齊魯晚報
  • 魯南商報
  • 交通電臺
  • 臨沂在線
  • 山東房產聯盟
區(qū)域:
姓名:
手機:
QQ:

家在臨沂網團購報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