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評:地方樓市緣何寧限價不限購

2011年09月09日 08:56
來源:新聞晨報
時評:地方樓市緣何寧限價不限購 美多商務花園

    二三線城市限購升級,正在演變成了一場 “馬拉松”。但聞樓梯響,不見人下來。自7月12日國務院會議明確要求以來,已近兩月,除了浙江臺州于8月下旬率先站出來,并無其他城市勇敢地加入限購陣營。

    近段時間以來,河北香河、廊坊、秦皇島,山東煙臺,廣東從化等二三線城市已經(jīng)或者準備推出限制房價措施。最有代表性的是,韶關近日公布 《關于采取措施穩(wěn)定新建住房價格的通知》,其中壓根沒提限購,重點卻是:首次申請預售許可證的商品房項目,申請預售商品住房備案均價高于周邊同類樓盤半年內(nèi)實際成交均價10%的;在售項目申請預售許可證的,申請預售商品住房備案均價高于本樓盤同類房型半年內(nèi)實際成交均價5%的,暫緩備案和發(fā)放商品房預售許可證。

    政策講得明白,直接干預開發(fā)商新推房源的價格,控制漲幅(5%-10%)。今年以來,這些城市的房價漲幅靠前,若按住建部制定的五項標準,是應該實行限購的。那么,地方政府為何偏愛限價,不逼自出,而卻對限購“敬而遠之”?

    不妨比較一下二者的作用機制。限購,直接壓制需求,如果市場需求萎縮,當然是商品住宅成交量大降,進而導致土地市場低迷,其結果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和房地產(chǎn)交易環(huán)節(jié)的稅收都會大幅下滑。限價,直接干預價格,侵害開發(fā)商利益,卻并未影響需求;反倒是,如果新房定價不能明顯上漲,部分購房人更愿意入市;其結果是,成交量并不一定下滑,房地產(chǎn)稅收也就有了保證,土地出讓金也不會顯著減少。

    由此可見,地方政府最關心的是樓市成交量,保住成交量,也就保住了市場信心,保住了財稅收入,保住了GDP。今年上半年,北京市GDP增幅只有8%,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墊底,其中樓市、車市成交低迷是重要因素。至于房價,并非地方政府的“心頭肉”,在今年這種房地產(chǎn)形勢下,能夠?qū)崿F(xiàn)“以價換量”,政府還是愿意看到的。

    住建部督促限購,地方政府避重就輕,棄限購、取限價,難道就不怕中央怪罪嗎?

    業(yè)內(nèi)外有很多人,對這一點感到迷惑不解。其實,根子在于限購只是手段,目標則是抑制房價。在房地產(chǎn)領域,地方有兩項工作是列入問責范疇的:保障房和房價。今年全國保障房新開工指標是1000萬套,分解到各地,至7月已完成72%,11月底之前須全部完成,這是各地長官最頭痛、最操心的事。

    而抑制房價的考核標準,就是今年3月底各地公布的年度住宅價格控制目標。遺撼的是,全國600多個城市,絕大部分的房價控制目標為:漲幅不超過GDP或人均收入增幅。這分明是一個“控漲”指標,而非“促跌”指標。地方政府的心思昭然。

    對地方政府有利的是,今年全國樓市持續(xù)降溫,按今年前8個月的房價變化情況,多數(shù)地方只要保持現(xiàn)有態(tài)勢,就能確保完成全年房價控制目標。邏輯很簡單,既然目標無憂,干嘛必須搬出限購“重刑”?凡是敢于拍著胸脯,向住建部及國務院保證,能完成全年房價控制目標的,上面也很難找到充足的理由硬讓其實行限購。

    這就是為何上面急吼吼,下面磨嘰嘰,號稱限購“一大批”的二三線城市,始終沒有成批露面的原因。如果上面催得緊,那么像廊坊、韶關這類城市,就先行推出看似嚴厲的限價政策,以顯示其調(diào)控房價的積極姿態(tài)。筆者估計,最終只有少數(shù)三四線城市,主要分布于大都市圈周邊的,才有可能真正實施限購。

    不過,細察已限購的臺州,只限新房、不限二手房,只限市區(qū)、不限郊縣,實屬從輕發(fā)落,對市場的影響力有限。限購政策,強弩之末;樓市調(diào)控,政策近底。購房者不宜過度看空市場。

免責聲明:凡本站注明 “來自:XXX(非家在臨沂網(wǎng))”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,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(nèi)容、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,請聯(lián)系本站新聞中心,郵箱:405369119@qq.com

合作媒體

  • 搜房網(wǎng)
  • 焦點房產(chǎn)
  • 騰訊藍房
  • 齊魯晚報
  • 魯南商報
  • 交通電臺
  • 臨沂在線
  • 山東房產(chǎn)聯(lián)盟
區(qū)域:
姓名:
手機:
QQ:

家在臨沂網(wǎng)團購報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