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牛民房”揭秘 要充分重視其中的民間智慧

2009年08月13日 15:25
責任編輯: 趙開忠

“最牛民房”震后獨存 地震局前往考察當樣板

5月12日的地震發(fā)生后,離震中汶川距離不到200公里的甘肅文縣碧口鎮(zhèn)的房屋,幾乎百分之百地倒塌或被損毀而無法居住,然而在碧口鎮(zhèn)竇家壩村,有一棟兩層民房卻屹立不動。新華社是這樣報道的:5月12日地震后,房主任興平立刻趕回家中看自己的房子,沒想到建于1998年的兩層房屋從外面看毫發(fā)無損,僅掉落幾個瓦片。像任興平這樣幾乎完好無損的民房,在碧口鎮(zhèn)沒有第二家,堪稱此次地震中碧口鎮(zhèn)災區(qū)的“最牛民房”。

我認為,在其他民房幾乎全部倒塌的情況下,“最牛民房”能夠完整保存下來,一定自有其道理。對于這種現象,對于這種現象中體現出來的民間智慧,研究機構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。據悉,一些地震專家已經前往考察,了解這所房屋的構造與建筑特點。美中不足的是,沒有看到建筑設計專家和建筑材料專家前往。

這所房屋之所以沒有倒塌,關鍵在于,它既非磚混結構,也非框架結構,而是磚+木的結構,各間房間之間的間隔并非砌以磚墻,而是用木質材料隔開,由于木質的特性,產生了一定的緩沖力,使得它能夠經受住8級地震的考驗。就目前而言,至少在地震多發(fā)地區(qū),這種結構的房屋還沒有出現過,而它的抗震性能在這次地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。因此,是非常有推廣價值的。

為了研究防御地震的房屋,日本花費了巨大財力。比如,日本在房屋的地基上裝上類似彈簧的裝置,當發(fā)生地震的時候,房子來回搖動,但是,彈簧卻緩沖了大部分力量,確保房屋的安全。但是,這種設計技術難度要求較高,在我國收入比較低的中西部,推廣這種技術有難度。另一種辦法是采用“地基地震隔絕”技術,即在建筑物底部安裝橡膠彈性墊或摩擦滑動承重座等抗震緩沖裝置。但這種設計不僅技術難度大,成本也非常高。第三種辦法是把民宅設計成箱體,當地震災害發(fā)生時房屋可以整體翻滾而不破毀,但是,箱體顯然不符合中國人審美和生活習慣,也無法推廣。

但誰也沒有想到,我國最普通的老百姓解決了這一問題,他們設計出來的磚+木結構,在外形上與普通的房屋沒有什么區(qū)別,材料當地都有,造價成本不僅沒有增加反而節(jié)省了,技術難度要求也不高,幾乎完美地解決了防震問題。有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已經被災難檢驗了的寶貴經驗,并加以進一步的完善,以便在災后重建過程中進行推廣。

免責聲明:凡本站注明 “來自:XXX(非家在臨沂網)”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,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、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,請聯系本站新聞中心,郵箱:405369119@qq.com

優(yōu)化閱讀

臨沂樓市

報廣監(jiān)測

臨沂專題

8月熱盤推薦|這些賣的最火的樓盤推給你~

臨沂市場周報2022年第25-26期

[樓盤評測]銀河灣·3號院

國慶小長假選房好時機,這些新盤不容錯過

央行罕見同時定向降息降準

合作媒體

區(qū)域:
姓名:
手機:
QQ:

家在臨沂網團購報名